今年財政預算案以土地色為封面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寄語「我們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,本是休戚與共、唇齒相依…即使有過失望,我們仍可以選擇對未來懷抱希望。」。然而對癌症病人而言,今次的預算案很可能是失望,有關癌症的措施只重提過去兩份預算案的撥款,並未就此進行任何優化或改善。
事實上,縱然當局已在去年擴闊醫管局藥物名冊,仍有不少癌症病人向我們反映,引進資助新藥的速度仍比其他先進地區緩慢,而且引入的考慮準則總以成本效益主導,無視病人最適切的需要,例如治療肝癌的一線標靶藥物「樂伐替尼」,即使民間和立法會議員多番爭取,仍未納入到安全網。本關注組曾建議政府為癌症藥物另設「快捷癌症藥物引入機制」,或仿傚英國研究新的癌症策略,嘗試利用基金進行公私營合作,都是能改善現時情況的措施。
此外,近年政府大力推行基層醫療,期望藉此能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,今次的預算案預留經常開支六億五千萬元設立地區康健中心,並撥款約六億元設立地區康健站,我們期望這些中心能加入癌症相關的服務,包括公眾教育及簡單體檢等。就全民乳癌篩查,我們了解當局已就港大的研究進行內部評估,期望當局能預留資源處理,並可考慮善用現有的資源,以先導計劃形式資助高風險婦女到私人市場、大學診斷治療中心、及非牟利註冊診療所進行檢查。
總括而言,關注組一直倡議政府能推出一個經整合、高效並以病人為本的癌症策略,期望政府能增加相關資源及落實上述的建議。
癌症策略關注組 2020年2月28日
Comments